4月18日,中国*网发布《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在严格控制试点规模和审慎稳妥前提下,稳步扩大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参与机构范围。”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不良资产证券化扩大后的试点名单有望扩至18家,“总额度还在500亿之内。”
去年处置510.22亿不良贷款
央行去年重启了停摆近八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2016年2月,央行批准了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和招商银行6家银行获得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资格,总额度500亿元。
据中债资信发布的《中国资产证券化白皮书(2017)》披露,2016年我国信贷ABS市场累计发行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156.1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本息510.22亿元。
数据显示,2016年共发行的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中,7单为对公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9.82亿元,累计处置银行对公类信贷不良资产301.53亿元;7单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6.28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个贷类信贷不良资产208.69亿元,占总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金额的40.9%。
在华创证券分析师齐晟看来,已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与一般的信贷证券化产品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产品折扣率较低。其次,产品分层简化,仅分为优先档和劣后档,且劣后档占比较高,平均达到32.46%。另外,底层资产均设置较高担保,对公贷款类、经营贷款、住房贷款的抵押、担保率均接近100%。
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为主
2016年5月26日,试点重启后的首单法人不良贷款项目,中国银行“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项目”成功发行。一位券商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单单一个产品说明书就大概300页,由此可见这一单的复杂性,其中,风险揭示有十大类。”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男认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主体范围窄,许多专业的投资机构尚未进入到这一领域,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之间转让,风险分散出银行体系之外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位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人士告诉记者,从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情况来看,目前投资者仍以商业银行为主,而基金、保险、券商以及其他投资者参与程度相对有限,目前主要还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以及一小部分财务公司和不良资产投资基金参与。
12家银行入围第二批试点
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2016年第三季度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
华创证券表示,67%的银行家预判未来三年不良资产证券化会成为较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处置方式之一。
近日,有消息称,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第二轮名单将出炉,包括国开行、中信银行等共12家银行或将入围新试点名单,“总额度还在500亿之内”。
“若获得第二轮试点机会,说明监管机构已经认可这些银行的整体实力和不良资产的处理能力。”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陶坚坦言,“拓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途径,对银行的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的改善均有助益。”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坦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总体势头发展良好,但需进一步完善法律、税收等配套体系,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