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山东银行业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山东银监正逐步建立*策引领、渠道支撑、资金供给、服务保障、创新支持、动力提升“六位一体”的综合化体系。
目前,山东省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所有行*村金融基础设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手机支付全覆盖。2017年6月山东首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行,邮储银行和城商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大型银行县域支行以下机构占比43%,小微、社区支行遍布城乡,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行*村基础金融服务点覆盖率达100%。
截止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38%;同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646.07亿元、贷款户数50.25万户、申贷获得率95.32%。
五种精准扶贫支持模式
2012年以来,山东银监局和辖区银行机构选派“第一*”455名,帮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累计帮扶行*村484个、投入帮扶资金1.14亿元、帮扶贫困人口3.07万人次、增收8827万元。这是“*建+”模式。
根据山东贫困人口“插花式”分布特点,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即“分片包干”模式。每个乡镇明确一家责任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逐户走访和信用评定、对接融资需求、设计金融服务方案,目前辖区有扶贫任务的1496个乡镇实现了扶贫包干全覆盖,包干银行244家。
推动银行制定重点领域专项金融对接方案,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和资金计划,这种“专项对接”模式支持“四个2”地区脱贫,强化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支持黄河滩区迁建,对接山东“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通过“扶贫车间”模式,即1家银行为N个扶贫车间提供综合服务,鼓励引导其吸纳M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金融+三大扶贫行动”模式是根据山东产业扶贫工作安排,推出“银行+财*贴息+贫困户”光伏贷、“银行+电商+贫困户”电商贷、“银行+担保+旅游项目+贫困户”旅游贷等模式,去年累计发放三大扶贫行动贷款10.2亿元,带动3.5万贫困人口脱贫。
多渠道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动力
首先是建立“分类施策”机制,编制优先、鼓励、支持、维持、限制和制裁等六类企业、项目名单,将符合*策导向、发展前景良好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和科创企业等纳入鼓励类,采取差异化的信贷投放策略和管理措施。
其次是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融合, 完善科技金融专业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企业信息、科创项目对接机制,打通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对接通道,辖区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18.51亿元。
再次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绿色金融纳入监管评级和评价,建立绿色信贷绩效考核体系,指导提高绿色金融精准性。
此外,山东银监局还搭建起银企常态化对接平台,开展“进万家民营企业、走千个重点项目、访百处创业园区”活动,到全国性银行总行争取普惠金融资源,走访企业、项目和园区,摸清县域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
进一步强化*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发扬“端盘子”的服务精神,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美好愿景,也是银行和监管部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人民日报*厨房·点金工作室 陈颖 山东省银监*委*、局长)